劳务输出转移一批。结合全县劳动力实际,积极与省内外知名劳务机构对接,引进注册人力资源公司,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通过“点对点、直通车”促进就业;充分发挥镇办社保站、村级劳务工作站、驻外劳务招商服务中心和劳务输出基地作用,精准对接务工需求和信息,动员引导未就业劳动力实现务工增收。
就近就地安置一批。发展壮大县域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有效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内引外联,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每个镇办和移民搬迁小区至少建设一个社区工厂,充分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公益专岗,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和无力脱贫“三无”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技能培训提升一批。实施技能提升计划,强化“政企协作”,开展“订单”培训,实现培训合格一批、就业安置一批。强化“校企协作”,开展“以工代训”,针对企业需求和劳动者意愿开展技能培训,加大岗前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自主创业带动一批。鼓励引导城乡劳动力积极参加创业培训,实现自主创业。鼓励、吸引有一定资金、有创业愿望和有创业项目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依托建成的标准化县级创业中心,示范带动16个镇办创业中心建设,孵化带动更多人员就业创业。
劳务协作帮扶一批。加强宁洛扶贫劳务协作,建立江宁企业与洛南职介机构合作机制,形成劳动力长效输出模式,促进城乡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持续转移就业;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安等地挂牌成立劳务招商服务中心,搭建就业平台,促进更多城乡劳动力有序输出和稳定就业。
创建品牌承载一批。树立劳务品牌意识,依托现有资源,持续挖掘潜力,做强做大“洛南嫂子”“洛南修脚师”“洛南电焊”等一批洛南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吸纳群众就业;做实做优“洛南豆腐宴”“洛南橡子凉粉”等特色产业品牌,促进更多劳动力实现就业。
落实政策扶持一批。全面落实稳就业和就业扶贫政策,加大就业补助资金扶持力度,全力支持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同时开设绿色通道,简化贷款程序,确保4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任务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