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视参保,责任难落实,涉及部门多......在公路、铁路、水利等诸多工伤事故发生率高的行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普遍偏低。
今年1月,人社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将在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在保障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避免因伤致贫返贫上迈出了一大步。
症结:不重视参保权益难保障
建筑、公路、铁路、水利等行业工伤事故发生率较高。在这些行业中,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施工生产的农民工。这些从事劳动强度大、危险程度高工作的农民工一旦因工伤残,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
“以前我们没有参保意识,企业主动给我们参保的也少。”江苏省镇江市索普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瓦工班班长笪庆华说,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淡薄,加之农民工流动性较强,“尤其是春秋两季,许多人干一个月就走了,即便企业想给我们参保,执行起来也很难。”
“这些行业的工程多是层层分包,由发包方转给包工头,再转给施工队。”湖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运行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实际施工人与转包方、分包方、被挂靠方的法律关系相当复杂,导致其对农民工参保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
山西省晋城市一家建筑行业负责人说,许多建筑企业普遍给农民工购买建筑工程意外保险,而工伤保险的参保率普遍偏低,有的甚至不超过40%。“作为一种商业保险,建工意外险无法代替工伤保险,从长远看,企业给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合法合规,是最稳妥的方法。”该负责人表示。
破题:多部门齐发力先参保后开工
针对建筑行业参保主动性差、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早在2014年12月,人社部、住建部、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做出了工伤优先、项目参保、概算提取、一次参保、全员覆盖的制度安排。《意见》明确提出,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建筑项目使用的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安全施工措施未落实的项目,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
三年来,在各部门的协力推动以及各地共同努力下,住建领域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参保率已达到99.72%,累计4000多万人次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工因建筑事故伤害致贫返贫问题。
按项目参保不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建筑企业的人员流动大、无法按用人单位参保、缴费基数难确定等参保难题,而且也找到了一个实现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参保全覆盖的抓手。
从建筑行业展开,如今各类建设项目中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均纳入到工伤保险保障中。今年1月,人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六部门印发《通知》,全面启动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针对企业主动参保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知》明确了可以按照项目或标段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或工程合同价的一定比例参保缴费,对工程总造价大、机械化程度高、人工成本占比较低的工程建设项目,可以按照人工成本乘以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的方式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通知》确定了“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在办理相关手续、进场施工前,均应向行业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提交施工项目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证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项目和标段,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要及时督促整改,即时补办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杜绝“未参保,先开工”甚至“只施工,不参保”的现象。
按项目参保工作涉及多部门职责。《通知》强调多部门必须协调联动,合力推进,利用联席会议、联合督查、信息共享、经办对接等部门协作机制,扩大协作范围。
“各地人社部门要为工程建设项目和工伤职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探索优化适合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登记、缴费、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服务流程。”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说,从2017年起,人社部就已将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指标体系,定期分省通报调度。
实践:各地勇于探索取得显着成效
早于《通知》下发前,不少地区便已先行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17年4月20日,江苏省昆山市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备齐相关材料后,到昆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办事窗口给其承包建设的“长江路天龙自来水管道迁移工程”办理参保手续。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对材料审核无误后,当场出具工伤保险参保证明,标志着该水利建设项目成功参加工伤保险。
“企业没有工伤保险参保证明,就不能领取施工许可证。”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相伯伟表示,2017年,江苏省六部门印发通知,将工伤保险参保证明作为建筑、交通运输、水利等建设项目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和开工备案的前置条件。不参加工伤保险,工程建设项目就拿不到“开工令”。
与江苏省同样将工伤保险参保前置的还有安徽省。该省住建部门将建筑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以及建设项目不参加工伤保险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等内容写进《安徽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
多部门的协调互通,是按项目参保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提出实现工伤保险政策全覆盖,政府部门之间建立了沟通协调和信息互通机制。“人社、住建、交通、城管、水利等部门定期开会,协商研究推进工作的相关问题,人社部门定期将各项目参保缴费、职工工伤认定等情况通报给相关职能部门。”宁波市人社局工伤保险处负责人张国大说。
应对企业层层分包、转移农民工保障权责的问题,四川省成都市采取动态实名制管理,覆盖项目使用的所有未按照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包括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使用的农民工,实时“追踪”农民工参保情况。
在一些地区,贴心的人社服务为企业参保缴费提供了方便。例如,湖北省人社部门在统筹地区社保服务大厅、政府行政审批大厅或者建设主管部门行政办事场所设立工伤保险参保经办窗口,方便企业参保。宁波市为建设工程按项目参保开通“绿色通道”,工伤保险的申报和缴费不受时间和关账程序限制,在工作时间内,可随时申报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