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365体育亚洲唯一_be七365_体育365投注官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商洛人社网 > 就业扶贫在路上 > 典型经验 >
        做好就业扶贫这道“硬菜”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阅读:次 时间:2018.03.15 17:40:50
        做好就业扶贫这道“硬菜”
        —陇县“菜单式”扶贫模式探究
         

          11月13日-16日,记者参加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媒体脱贫攻坚看陇县”集中采访活动。

          陕西省陇县史称陇州,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之地,素有“秦都汉关”之称。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县,近年来,当地创新扶贫思路,探索推进“菜单式”扶贫模式,提供产业、基础设施、社保三大类72项“菜单”项目,由政府配菜、贫困户(贫困村)点菜,镇和部门上菜、绩效考核评菜,县级各部门“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

          就业是贫困户最期待的一道“硬菜”。为了上好这道菜,陇县人社部门精准施策,切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借袋还菇产业带动能致富

          初冬季节,陇县温水现代农业园区的蘑菇大棚里温暖如春,在一排排整齐的菌架上,满满地排着一个又一个的菌包。菌包上面已经冒出了大小不一的香菇,这一颗又一颗的香菇承载着贫困户的脱贫梦想。“这个园区是第三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也是我镇产业扶贫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温水镇党委书记周玮告诉记者。近年来,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多种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我们家今年承包了四个大棚,除了自己出点力,大棚和技术都是园区提供的。”村民郭会林对记者说。今年以来,公司采用“借袋还菇”的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公司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大棚和水电,免费全程技术培训,每个大棚先借给贫困户8000个香菇菌袋,按规范化管理,采收后企业保底价收购,保障每座大棚最低收益。目前,第一批22户贫困户已经结算完成,平均收益每棚达到8000元以上。每个大棚一年可生产两季,因此户均收入预计将达到16000元以上。

          第一批贫困户尝到甜头后,今年8月,相继又有93户贫困户认领大棚。

          社区工厂家家户户变车间

          “看我们这的虎头鞋,纯手工做的,小孩儿穿上多喜庆。还有这个抱枕,可以拆开当毯子,可受欢迎了。”吕海慧一聊起自家的产品就停不下来,她是陇县关山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经理。这是一家由陇县人社局认定的社区工厂,2014年成立的。

          吕海慧之前一直做服装生意,几年前在陇县人社部门的帮助下,利用50万元创业贷款开起了这家社区工厂。家住城关镇高楞村的邓改霞是工厂的老员工了,丈夫去世后一个人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家庭比较贫困。在人社部门的帮助下,她进入了吕海慧的社区工厂,主要负责裁剪工作,目前每月收入1700多元。像邓改霞这样的贫困户在工厂里还有不少。

          公司积极探索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将深山区贫困家庭变成公司的加工车间,将贫困群众变成公司员工。贫困村中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完成生产。对于符合工艺标准的产品,吕海慧的公司再上门收购,统一销售。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共带动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2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0人。

          双百基地就业扶贫新高地

          “我们的行动准则是什么?”“认真,快,坚守承诺!”“我们的企业精神是什么?”“团结创新,敬业感恩,勤俭朴实,文明清洁!”“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什么?”“微笑,真诚,迅速!”……清晨9点,陇县商贸城领班李春娟带领美食城的员工们开始了每天早上的晨会。“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让员工增强了归属感,也提高了服务意识。”李春娟对记者说。今年8月正式开业的商贸城由陕西森美实业有限公司投资运营,是陇县“双百”产业扶贫基地(即建立100个产业扶贫基地、每个基地带动100户贫困户)之一。基地共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150人,员工月平均工资在1500元以上。

          “我们刚来到这里考察,当地人社部门就主动过来提供服务。”商贸城总经理尤淑建对记者说。在陇县人社局主动配合下,公司申请了200万元的贴息贷款。一切布置妥当之后,如何培训员工又成了新问题。这时,又是陇县人社局主动找上门,从市里请来教师,为员工提供免费培训,目前已经培训100人,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在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在人社部门的号召和帮助下,商贸城还积极吸纳创业。公司将商城一层划分为小商品批发零售基地,凡是符合“双百”政策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房租由原来每平方米70元降到每平方米40元,且可享受6个月的免租期,同时免除物业费、中央空调费。

          家住温水镇苏家垣村的郭小林、赵银娟夫妇原本在广州摆摊卖麻辣烫,但去年由于母亲生病,4岁的儿子也需要人照料,只好回到家中。听说了商贸城优惠的创业政策,两口子决定在商贸城楼上的美食城里创业。目前,小店月营业额达到一万多,纯利润有7000余元。“现在的日子真是越来越红火。”郭小林高兴地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脱贫之要。做好就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广就业、稳增收是我们人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陇县人社局局长曹大革说。截至目前,陇县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102888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730人。全县累计举办创业培训班8期,技能培训班44期,培训学员2333人,其中贫困人口1212人。有了就业扶贫扎实的工作基础,陇县脱贫未来可期。

        版权所有:365体育亚洲唯一_be七365_体育365投注官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站标识码:6110000037 陕ICP备1300761-1 网站地图
        党政办公室电话:0914-2312968 传真:0914-2387971 地址:365体育亚洲唯一_be七365_体育365投注官网民主路1号 网站维护:0914-2385592 微信:shetaocom 推荐浏览:IE8.0以上浏览器